中国物流网 - 物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对外贸易 | 交通运输 | 空运 | 企业物流 | 水运 | 物流新闻 | 物流信息化 | 行业分析 | 物流装备 | 货运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物流知识 > 物流整合
L.biz | 商业搜索

物流整合

信息来源:6-china.com   时间: 2015-02-25  浏览次数:2496

  物流整合乃指物品流通过程中,有效整合商品移动、储存等物流作业,或者有效整合流通信息(含订单、货运单据、发票等),俾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进而提高顾客服务水准。任何顾客服务均应以产生获利性交易为原则。任何物流整合均须考量物流总成本概念(Total Cost Concept)。任何物流整合的成功值基于整合企业间真诚的合作与公平的分担成本与分享成果。整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首要问题,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和发掘第三利润源泉都需要物流系统的整合,整合需要树立正确的整合观。
  1简介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控制管理过程;是对运输、装卸、包装、保管、信息及流通服务的统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现代物流的总体趋势是实现物流工程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满足社会生产日趋实用化的要求。物流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标准化与信息化。
  与传统的储运相比,现代物流系统的先进性在于它拥有了更完善的功能、齐全的网络、规范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在当前物流市场所处的阶段中,物流业需要更大程度的商业集中,企业必须能够应付工业革新过程,必须面对更加开放、宽广的市场。物流系统整合就是物流系统为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在同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内部各要素之间、各服务功能之间以及不同层次组织之间在实体上和软环境上进行的联系、协调,乃至重组。物流整合服务能在普遍降低物流系统运作成本的同时,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来满足各种灵活多变的物流需求。从逻辑上讲,物流系统整合服务将会创造更宽广的大型企业。在这一新兴综合服务领域,既有传统的经营者,如快递、对方付费货运、公路运输公司;也有新的加入者,如国有铁路、私有铁路、邮政公司。这个综合系统为所有这些加入者提供无限发展的空间。
  物流环节是企业利润流失的一个主要环节,因此它成为人们发掘的第三利润源泉。然而大多数物流业内人士在所从事的物流领域不自觉地造就了一种微观物流系统观。如果人们没有一种宏观思维、一种尝试性的总体联系图式、至少是一种平行分析,那么就不可能认识到物流系统的全部意义。物流系统的整合观就是对物流系统整合的基本观点,是指导行业的领导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对现代物流业进行宏观综合管理的基础,它被用来探索、描述和解释物流系统的种种相互联系。
  2有利条件
  (一)集团上下达成共识为物流的整合提供有利的基础
  随着中国集团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物流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际国内的大公司的物流经验看,进行全面的物流整合是必然趋势,这不仅在于充分发挥大集团的规模优势和整体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生产效率,而且,还适应了当今世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物流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国内大型的集团公司,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否则将处于竞争的不利境地。国内很多集团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
  (二)I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为物流业务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21世纪的新经济知识时代,一种不可抵挡的革命性变革已经走近人们,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逐步成熟,与传统产业的密切结合,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与传统业务最成功的结合点是物流和信息流,使得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和信息的传递实现彻底的改变。物流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借助电子商务提供的信息流、资金流,可以真正实现物流上的一体化、智能化。国内很多着名的产业集团公司,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集团已经开通内部网,并且实现中国机构联网,电子商务开始启动,这些都将为物流的整合打开通畅的信息通道,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对接提供了可能。
  (三)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为物流整合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三方物流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国某些大集团公司正在采取的物流方式。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极大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和服务,节约内部内部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第三方物流拥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广布中国的运输、配送和仓储网络,先进的物流信息传递技术、发达的物流控制技术和成熟的物流策划水平,可以利用其规模提供快速廉价的物流服务,这些都是作为国内集团公司自己的运输系统所不具备的。
  整合集团现有的物流体系是必然趋势,但也将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例如,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部门结构、职能的调整,营销面临重新地位,这些都将成为物流整合的不利因素;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必须适应新的物流系统,既具备物流管理经验又精通电子商务的物流专业人才将是国内企业物流整合的最大制约因素。
  3基本方案
  (一)物流整合采取的主要方式,一般企业的物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集团单独投资建立“物流公司”由集团联合各子公司建立“物流有限公司”与其他非物流公司合资建立“物流有限公司”与其他物流公司合资建立“物流有限公司”与其他多家运输仓储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一家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即第三方物流)对于自己独资或联合成立物流公司,固然可以占有物流市场的一部分利润,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多元化经营。但建立一个规范的物流公司不仅要具备强大的运输、仓储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必须占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具备先进的策划能力、信息系统和管理水平,否则,在未来的物流市场上难以立足。这对于一个非专业的以电子为主的集团公司而言,进入这一市场,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又必然会阻碍集团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目标的实现。国内外的经验也告诉证明,专业化、规模化比多元化更具竞争优势,因此,大多数的企业集团公司不采取这种方式,即使参入,也仅采取参股的形式。如果与多家公司停留在简单合作的基础上,不利于集团内部业务的整合和长远发展,也难以实现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这种方式已开始被很多的国内外企业所抛弃。
  第三方物流物流业的主要趋势,也是国内外大集团公司主要采用的物流方式;这主要因为专业的物流公司具有规模优势、先进的信息控制系统和丰富的专业管理经验、科学的物流策划、周到而网布中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服务网络,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获得高效的服务。国内很多集团公司其规模水平远远不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应该采取第三方物流方式。符合现代集团发展的潮流,有利于集团经营管理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精简内部机构,减少相关人员,节约劳动成本物流公司密集的网络、完善的配送系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物流公司发达的信息系统和配送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支持节约通讯费用,实现无纸化办公物流公司集中而广布的仓储系统有利于仓储集中节约仓储物流公司的规模优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科学的物流管理和策划可以有效整合集团内部资源下面是传统的物流程序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程序比较传统的物流程序。
  4功能
  任何企业都需要各个业务单位的支持与协调,才可能完成整个物流过程。企业物流的活动可以归结为五大功能,分别为网络设计、信息、运输、存货以及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企业物流的综合能力就通过这五大功能的协调来实现。随着分工的专业化,物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比如运输、仓储等已经从一些企业中单列出来,形成一种纯服务性的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比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等。
  1.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是物流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典型的物流设施包括制造工厂、仓库、转运设施及渠道商。网络设计要确定完成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和地点,同时还要确定每一设施内应储备存货的种类、数量以及安排应在何处交付客户订货等。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物流作业据以进行的框架结构,因此,该网络也融合了信息和运输功能,还包括了与订货处理、存货管理以及物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体工作。企业进行物流网络设计时必须考虑地理位置这一因素。不同地区市场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不容置疑的。比如,在CBIResearch定义的中国IT市场一级(北京、上海、广州)、二级(成都、深圳、武汉、南京、沈阳、西安)共9个市场中,从IT产品的销售统计上看占据了中国总体市场的接近60%的份额,因此,在中国范围内营销的企业,必须确立能覆盖这10个市场服务的物流能力。类似的地理上的差异也存在于其他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地上。 在当前动态的市场竞争性环境中,产品分类、客户供应量以及制造需求等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地修正设施网络以适应供求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还应该对所有的设施重新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的定位是否仍然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从本质上说,企业选择了具有优势的网络,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而物流的效率直接取决于物流的网络结构并受其制约。
  2.信息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没有对物流作业中的信息产生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缺乏产生所需信息的适当技术;二是由于管理部门对快速、准确的信息是如何提高物流绩效缺乏足够的认识。然而物流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所需信息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来轻松获取物流运作中的信息质量非常关键。信息质量上的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趋势预测信息的不准确性。由于大量的物流活动是根据未来需求发生的,不准确的判断或预测就会引起存货短缺或过剩;而过分乐观的预测则会导致不恰当的存货。二是有关订单处理的信息不准确。处理不准确的订单时,会引发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最终销售却没有完成。因此,信息中的每一个错误都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隐患。
  物流中依赖于信息的工作主要是物流预测与订单管理。物流预测要估计未来的需求,以指导存货定位,满足预期的顾客需求。订单管理部门的工作是处理具体客户的需求。客户下订单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主要交易活动。物流既为外部客户服务,也为内部客户服务。外部客户就是那些消费品或服务的顾客以及先购买产品或服务,然后再行出售的贸易伙伴或称渠道商。内部客户是指企业内部需要物流支持以便承担其指定工作的组织单位。订单管理的过程涉及从最初的接受订单到交付、开票以及通常的托收等有关管理顾客需要的方方面面。企业的物流能力实际上同它的订单管理功能密切相关。企业的物流系统设计越有效,它对信息的准确性就越敏感。信息流反映了一个物流系统的动态形态,订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信息和信息延误等都会削弱物流效率。因此,物流信息的质量和及时性是物流运作的关键因素。
  3.运输
  在既定的网络设施和信息能力下,运输就是从地理上给存货定位的一个物流功能领域。由于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可见成本,因此,长期以来运输始终得到企业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根据企业负担能力,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运输功能,这三种方式分别为自有车队的运输、合同运输和公共运输。三种方式的运输各有优缺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过发展趋势是正在从自有车队的运输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合同运输)的运输方式转移,这是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4.物流整合相关书籍
  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影响运输的三大因素是成本、速度和一致性。运输成本是指为两个地理方位间的运输所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在途存货有关的行政管理费和维持费。物流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能把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的运输。不过,成本最低的运输,不一定会将总成本降至最低。运输速度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运输速度与成本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输速度越快,收取的运费也会越高;二是运输速度越快,在途存货就越少,货物完成消费准备的时间就越短。选择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权衡运输服务的速度与成本。运输一致性是指在完成某一具体订货时,若干次装运所需时间的变化性,它反映了运输的可靠性。如果运输缺乏一致性,就需要储备安全存货,以防不测。 4.存货 企业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网络结构和期望的客户服务水平。良好的存货管理政策基于五方面内容,即客户细分、产品需求、运输一体化、时间上的要求以及竞争性作业表现。高收益率的客户构成企业的核心市场,有效进行物流细分的关键就在于为这些核心客户优先安排存货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在选择存货政策时,必须考虑不同产品的赢利性。物流运作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承诺快速交付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物流的总体目标是在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提供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
  5.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
  物流系统中需要用到仓库时,企业可以选择自己经营仓库,也可以从外部获得专业仓储服务。很多物流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会出现在仓储这个环节上,比如货物分类、排序、订单分拣、联合运输,有时还包括产品的修改与装配。物料搬运是仓库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搬运会产生货损,产品搬运的次数越少,产品受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仓库内的整体运作效率就越高。包装是为了提高搬运效率。通常将罐装、瓶装或盒装的产品装入更大的包装内,即工业包装。工业包装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物流过程中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二是将零散的产品打包成大包装的形式,以提高搬运安全性和效率。
  5目标
  实践表明,只有目标明确的企业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同理,也只有目标明确的企业物流作业才能高效运转起来。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分别为快速响应、最低库存、集中运输、最小变异、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目标明确的企业物流作业才能高效运转起来
  首先是快速响应。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基本的要求。快速响应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比如,一个远在昆明的客户其公司服务器出现问题宕机,而作为提供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位于北京,若客户需要在6小时内恢复服务器正常运行,那么快速响应就至关重要。快速响应的能力使企业将物流作业传统上强调的根据预测和存货情况作出计划转向了以小批量运输的方式对客户需求作出反应上来。快速响应要求企业具有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广泛的合作伙伴支持。在上例中若该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在成都或昆明有合作伙伴,那么在6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需求就更为容易。 其次是最低库存。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核心的要求。最低库存的目标同资产占用和相关的周转速度有关。最低库存越少,资产占用就越少;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占用也越少;因此,物流系统中存货的财务价值占用企业资产也就越低。在一定的时间内,存货周转率与存货使用率相关。存货周转率高、可得性高,意味着投放到存货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就是要以最低的存货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物流总成本最低。随着物流经理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最低库存的控制上,类似“零库存(JIT)”之类的概念已经从DELL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向众多公司中转移并得到实际应用。当存货在制造和采购中达到规模经济时,它能提高投资报酬率。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存货减少到控制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上。为实现最低存货的目标,物流系统设计必须是对整个企业的资金占用和周转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对每一个单独的业务领域进行控制。
  再次是集中运输。集中运输是企业物流作业中实施运输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运输成本与运输产品的种类、运输规模和运输距离直接相关。许多具有一流服务特征的物流系统都采用的是高速度、小批量运输,这种运输通常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可以将运输整合。一般而言,运输量越大、距离越长,单位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将小批量运输集中起来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运输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途径。不过,集中运输往往降低了企业物流的响应时间。因此,企业物流作业必须在集中运输与响应时间方面综合权衡。
  第四是最小变异。在企业物流领域,变异是指破坏系统作业表现的任何未预期到的事件,它可以产生于物流作业的任何地方。比如空运作业因为天气原因受到影响;铁路运输作业因为地震等灾害受到影响。减少变异的传统解决办法是建立安全存货,或是使用高成本的运输方式。不过,上述两种方式都将增加物流成本,为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多采用信息技术以实现主动的物流控制,这样变异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被减少到最低。
  第五是质量。物流作业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寻求客户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全面质量管理(TQM)已引起各类企业的高度关注,自然,物流领域也不例外。从某种角度说,TQM还是物流得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因为事实上一旦货物质量出现问题,物流的运作环节就要全部重新再来。比如运输出现差错或运输途中导致货物损坏,企业不得不对客户的订货重新操作,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且还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服务质量感知,因此企业物流作业对质量的控制不能有半点马虎。 物流作业的最后一个目标是生命周期支持。绝大多数产品在出售时都会标明其使用期限。若超过这个期限,厂商必须对渠道中的货物或正在流向顾客的货物进行回收。之所以将产品回收回来是出于严格的质量标准、产品有效期、产品可能出现的危险后果等方面的考虑。当货物潜藏有危害人身健康的因素时,这时不论成本大小与否,反向物流必然发生。
  传统的物流作业要求要同时达到上述物流作业的目标比较困难,而市场的激烈竞争又对物流作业的全新目标几乎都要求同时满足,因此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整合。那么如何对企业物流的诸多环节进行高效整合呢?这就要求人们首先了解企业物流运作的功能。
  目前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已经成为电商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甚至影响发展规模的环节,作为长三角领导性的智工厂仓储物流企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行业背景发展下异军突起的例子。目前所服务的企业就是针对电子商务品牌商,从专业度和服务范畴上彻底解决了电商在仓储物流配送环节的任务,甚至实现了降低电商成本和提高货品管控的运营能力。
  6框架
  企业物流可以分解为货物流和信息流两大流。其中,货物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采购、制造支持和产品配送;而信息流则细分为计划/协调流和作业流。事实上,无论是货物流还是信息流,都与从供应商到客户所经历的采购、制造与配送等过程紧密相关。
  物流整合相关书籍
  企业通过物流使原材料经过一系列过程转变为产品并送达客户而实现增值。其中货物流分布在企业物流整合中的采购、制造支持和产品配送等环节;而与此同时,信息流也因这些环节间的交互作业而产生并流动。 1.货物流 货物流始于原材料的采购。在物流领域,采购是指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或产成品存货,并安排运往制造工厂或装配工厂、仓库、渠道商的内向运输。它包括的活动主要有制定资源需求计划、寻找供应商、价格谈判、下达订单、收货、验货、存储搬运和质量保证等,而这些正是构成信息流的主要内容。
  其次是制造支持。制造支持涉及制造企业控制之下的运输需求。从全面计划的观点看,制造支持与外向活动(产品配送)和内向活动(采购)分离,使得企业更具有专业化,效率更容易得到提高。最后是产品配送。产品配送是指将产成品运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产品配送活动主要是指提供客户服务相关的一些活动,主要包括接收订单、订单处理、安排存货、仓储和搬运以及配送渠道内的货物外运。产品配送的主要目标是在总成本最低的基础上战略性地提供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最终实现客户收益。
  2.信息流 物流中的信息流主要是用来辨别需求的,分为两大部分:计划/协调流和作业流。
  在供应链成员之间构成的整个信息系统结构中,计划/协调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根据信息进行协调产生的计划可以明确以下内容:战略目标、能力限制、物流需求、存货安排、制造需求、采购需求和预测。
  研究发现,整个供应链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由各成员的营销目标和财务目标相结合产生的战略目标。能力限制协调内部与外部的制造需求,即发现自身能力上的限制所在,从而有目的的对企业内外制造需求加以协调。物流需求将执行作业计划所需的配送设施、设备和劳动力具体化,即需求描述。存货安排是介于计划/协调与作业之间的一个连接面,它详细说明了安排存货的时间与地点等问题。产生于制造需求的主生产计划(MPS-MasterPlanningSchedule)和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则是一份日常生产计划,它主要用于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采购需求支持制造需求,它确定需要从企业外部运往内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预测则是根据历史资料、当前的业务情况等预估未来的业务水平。物流预测一般是对相对较短期间的预测(通常不超过1个季度)的定期预测(通常为周度或月度预测)。
  作业流涉及以下主要内容:订单管理、订单处理、配送作业、存货管理、运输、采购等。
  订单管理是指在产成品配送过程中,在供应链中有关各成员间传递的信息需求。订单管理的主要活动是对客户所下订单进行准确登记并加以确认。订单处理是指安排存货并分配执行任务以满足客户需求。配送作业中的信息流主要是为方便和协调在物流设施中的物流作业。物流设施主要作用是对原材料和产品分类,从而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存储管理是利用信息执行特定的物流计划。而运输信息则指导存货如何从企业或企业的仓库流向渠道商或最终用户。采购中的信息通常指为完成采购订单的准备、修改及发放所必需的信息。
  3、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ERP 从MRP到MRPII(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再到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这些计划软件逐步使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程度加深。尤其是ERP,它在传统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组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照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 更为具体地说,ERP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它可对诸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因此ERP可以实现企业集中式管理、集中监控、规模经济。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组织体系要主动适应ERP,而不是ERP去适应管理体系,否则必然导致应用失败。如果企业现有的组织模式不适应ERP,那么就有必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依据整合性管理思想构建新的组织模式。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包括企业管理诊断、企业信息技术规划以及人力、物力的准备等。
  7阻力
  企业物流整合涉及到跨职能部门的作业,因此面临的阻力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企业物流整合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结构、绩效衡量体系、存货所有权问题、信息技术和知识相互传递的能力等。
  首先是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传统的业务组织结构会影响到任何一项跨职能部门作业的执行,因为传统的业务组织结构反应出来的是相对独立的部门运作,而企业物流整合则要求在各职能领域间进行高效的合作与协调。因此,企业实施物流整合首先要从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入手。 其次是绩效衡量体系。企业传统的绩效衡量体系往往是针对相对独立的组织部门而分别制定标准进行考核,也就是说企业传统的绩效衡量体系基本上是依循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来设计的。企业实施物流整合,调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就必须相应地调整绩效衡量体系,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再次是货物所有权问题。存货可以有效帮助物流的某一功能的实现。获得存货所有权的传统方法是保持足量供应,以备安全起见,应同时避免需求及作业中的不确定因素。但保持足量供应势必增加库存对财务资金的占用,同时相应增加企业风险。
  第四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物流整合的关键因素。企业的信息系统传统上也是按照组织结构的思路来分别进行设计的,这就使得企业许多数据库仅限于在特定的职能部门内使用,在涉及跨职能部门时,信息难以共享。因此,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无疑是物流整合的又一大阻力。
  最后一个方面是知识相互传递的能力。实践证明,如果在企业内分享经验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样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物流整合。比如,当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因退休或其他原因离开企业时,无法对知识进行转化或传递,而新人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物流整合形成阻力。总之,物流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涉及众多职员和各功能领域,而在物流领域中知识和经验的传递又往往很难标准化。因此,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物流整合,还必须解决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与传递问题,即解决企业的知识库问题。
  8其他相关
  物流整合乃指物品流通过程中,有效整合商品移动、储存等物流作业,或者有效整合流通信息(含订单、货运单据、发票等),俾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进而提高顾客服务水准。
  (1)任何顾客服务均应以产生获利性交易为原则。
  (2)任何物流整合均须考量物流总成本观印(Total Cost Concept)。
  (3)任何物流整合的成功值基于整合企业间真诚的合作与公平的分担成本与分享成果。
  整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首要问题,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和发掘第三利润源泉都需要物流系统的整合,整合需要树立正确的整合观。
  中国物流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中国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上来看,中国物流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对中国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是必要的。现有的物流运作供给能力要大于物流市场需求。物流供给企业规模还不大,运输能力及仓储配送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而返程空驶率较高。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工商企业自理物流作业时,其汽车返程空驶率在30%以下的生产制造企业比例占42%,商贸流通企业比例占50%,大约有50%的生产制造企业,有48%的商业企业的返程汽车空驶率在30-50%之间。在拥有铁路专用线的物流与储运企业中,铁路专用线利用率在30%以下的占13%,铁路占用线利用率在30%-50%的占30%,利用率在50%-80%的企业占37%,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20%。现代化的立体仓储与现代配送中心等供给能力较低,普通仓储能力过剩,利用率不高。因此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对中国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减少重复建设,将有限的资源配置成一个理想的状态。
  其次,面对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我们要进行物流资源整合。全球化的到来,外资企业不断扩大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范围。国内企业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企业供应链在广度上涵盖多个国家,在深度上进入国内二、三级城市甚至配送到户。由于客户越来越希望得到“一体化”、“一站式”和“单点接触”的物流服务,往往需要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具有对服务资源的直接掌控能力,尽管有少数跨国物流企业试图建立全球网络来满足客户要求,但大多数物流企业一般只能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在特定的地域形成竞争优势,客户也会将不同地域的物流服务交与不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网络覆盖广度和密度达不到客户的需求。物流业是一个极长的链条,除了快递等高端物流业务外,还包括仓储、货运、配送等各个环节,以及提供整个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服务等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而我们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业务单一、网络覆盖面少、综合服务水平低,能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的物流企业比较少。对物流市场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是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便可以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来实现。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综合物流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使其具有领先的技术、强大的物流作业能力,可以为众多的工商企业提供集中管理、咨询和一整套的物流解决方案。
  面对客户对物流服务范围需求不断扩大、对物流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对于那些业务单一、网络覆盖面小、综合服务水平低的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三,物流业产业的融合行特点,物流资源需要整合。物流业虽然也是一个最新出现的产业,但是一个融合型的产业,不同于其他的新兴行业。新兴行业在发展初期采用的发展策略是大量的投资新建,由于产业发展初期技术不成熟、配套的产品没有出现、各种资源并不存在。需要通过投资去建设形成新的资源,这尤其对于新兴的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新兴的领域,有些资源是以前根本没有的,这当然必须要通过新建来取得,而无法通过整合获取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物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