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网 - 物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对外贸易 | 交通运输 | 空运 | 企业物流 | 水运 | 物流新闻 | 物流信息化 | 行业分析 | 物流装备 | 货运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物流新闻 > 分析谁能成为顶级物流枢纽城市,不如分析物流巨头的选择……
G.biz | 商业搜索

分析谁能成为顶级物流枢纽城市,不如分析物流巨头的选择……

信息来源:6-china.com   时间: 2019-01-21  浏览次数:73

  要分析谁才能成为顶级物流枢纽城市,不如分析物流巨头的选择。


  一个多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鼓励民企参与到物流枢纽建设运营中,要多举措发展“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确保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


  国务院喊话民营资本,投入到“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不光是提质增效,撬动产业升级,更是要动用市场的力量,在寒冬期激活经济活力。


  一场新的铁公建设势必会掀起,但这和之前的“4万亿投资”大不一样,这个号召民企和社会力量参与的中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将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云计算一样,成为新的社会基础设施。


  春江水暖鸭先知。配套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仓储、运输、金融、车后服务……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是一个千亿级市场,都站着一个巨头。


  制造业是压舱石


  物流枢纽的根基还是在产业,枢纽是手段不是目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服务。这六大类枢纽城市中,生产服务型枢纽城市最具潜力。


  对于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定位:依托大型厂矿、制造业基地,产业聚集区,农业主产区等,主要为工业、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品成品储运、分销等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服务。

这个定位其实点明了制造业作为社会压舱石的作用——有了制造业就得有运转良好的港口道路,有稳定的能源、原料等供应链服务,有周边的居住、餐饮、医疗、教育等配套,当然,还有稳定的税收和就业。


  各城市打造枢纽是为了流量,但要的是对产业有价值,高质量的流量,如果对城市和区域的产业不能产生贡献,城市要这个流量有什么用?


  汇集五大枢纽类型的南京、武汉、重庆,都是沿江通道上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陆水空条件优越。不过,与武汉、重庆相比,南京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首位度低,这缘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经济发展均衡。


  不过,从货物吞吐量这个重要指标来说,南京远远低于苏州,更遑论武汉、重庆、郑州。


  过去几年,中高端制造业(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元件)不同程度出现了从沿海向中部区域的核心城市迁移的特征。产业迁移促使中部核心城市的崛起,形成以新兴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基础,比如郑州的富士康系、武汉的光谷系,西安、成都的半导体、电子、光电产业等。


  产业聚集下,自然形成了配套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传化智联在上述区域屯下重兵,而快递巨头顺丰则把离武汉50公里的湖北鄂州,圈定为顺丰的航空枢纽,圆通和中通分别在嘉兴、郑州布局基地。


  三大决定因素,区位优势排第一


  那么,谁能成为中国的顶级物流枢纽?决定因素有三。


  一看区位优势。


  这就像十三五规划中,成-渝为何从一干二线城市中冒头,成为和京津,上海,广深并列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深刻变化,成渝区位优势凸显,成为中国向欧洲开放的桥头堡。“十三五”末,重庆将形成米字型(准)高铁网(部分“十四五”通车),成为少数几个全国性超级高铁枢纽。


  所以,从区位优势看,重庆、武汉、郑州、西安四地都是得天独厚。相对而言,重庆可能更具潜力。


  二看物流枢纽跟产业的关联度,要看物流枢纽对产业的贡献。以传化智联为例,这18年来布局的公路港,在供应链上建立起来的能力不是靠资本催熟的,也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的,而是依托于城市与区域的物流基础与产业布局,从企业自身场景和市场需求出发,不断试错、优胜劣汰的过程。


  三看地方政府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和能力格局。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物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