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网 - 物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对外贸易 | 交通运输 | 空运 | 企业物流 | 水运 | 物流新闻 | 物流信息化 | 行业分析 | 物流装备 | 货运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物流新闻 > 专线的出路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自救之法?
6.biz | 商业搜索

专线的出路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自救之法?

信息来源:6-china.com   时间: 2018-11-16  浏览次数:364

  专线物流承载了中国公路运输90%以上的运力。目前,大量专线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成本越来越高、政策管控越来越严格,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对于大家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专线会不会消失在业内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专线会消失,也有人认为不会消失,也有人看不明白……


  一、物流专线发展现状


  专线最大的特点是点对点“直达”运输,不分拨,不中转。专线物流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节约成本。由于专线物流在到达区域的网点多,货物在途时间短,价格比一般物流要便宜,而且走到时间确定,能满足较急的货物。在长途货运这个领域,实际做运输执行的都是专线。


  只是,当下经济进入寒冬期,货主群体及业务结构的变化,新型运输组织模式的跨入,以及供需不满的现状都在困扰着物流专线。


  “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这是北京某物流公司的老板发出的感慨。这个感慨也是相当多专线物流老板的共鸣。


  近几年,由于运营成本越来越高、政策管控越来越严、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物流专线生意是越来越难做。


  为什么专线的利润率越来越薄?是货量少?是运价低?是成本高?是企业管理问题?还是……专线的出路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自救之法?这是专线最坏的时代,也是整合者最好的时代。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加强合作,组建专线联盟,逐渐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竞争激烈,专线物流举步维艰


  随着全社会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经营组织也呈现出多层次性,专线物流就是其中快速发展的一种。专线这种运输方式,目前仍是中国物流公路运输的主体,其在公路运输总量里的占比仍然高达70%以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道路运输网络形成,城市间建立了快速通达的运输通道,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和生活需要双向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推动了物流专线运输的发展。


  传统运输企业转型为物流企业后,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纷纷开设专线运输,把没有竞争力的运输线路剥离,形成盛极一时的物流专线运输,据了解,我国物流的专线、零担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物流专线主要存在三种形式:


  (一)省际拼


  首先是刚需,是运输通道,营业额高但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在上海,省际专线日均都能发车的不足四成,1000公里以上省际拼会受到铁路的冲击。


  (二)市内拼


  这个也是刚需,营业额比较低,其实是靠商品的属性在拼。市内拼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不管是什么样形式的运输,最后总要到市内拼,专业领域,程度高,需求比较个性化。


  (三)省内拼


  这是介于省际拼和市内拼的一个补充,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将来专线更多集中在这个领域之内。


  专线物流的盈利点在于配载,配载的货量越充足,配载用的货车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当前,我国专线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运作不够规范,从业务流程到服务标准,企业间差别较大,缺少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规章。


  2.过度竞争明显,同质低价竞争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了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自相残杀”消耗专线利润


  新型运输组织模式的跨入,以及供需不满的现状都在困扰着专线,历经辉煌的物流专线,近年来屡屡传出企业老板跑路的新闻。


  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从2007年GDP增速开始放缓,民营工业企业不景气,导致专线物流货源不足,再加上房租上涨,油价上涨,工资上涨,运价不涨反跌,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当前物流专线运输危机四伏的外部原因。


  而探究其内部原因,市场散乱,专线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行业竞争加剧,这些导致物流专线运输利润日益稀薄,行业发展裹足不前。


  据了解,专线物流经历了几年的迅猛发展后,市面上充斥了大量的同质企业,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于是,专线物流企业间的恶性杀价竞争也屡见不鲜。“一批货,我报价2万,就会有另一家出19000元,第三家给出18000元。我算了算,18000元压根儿没什么赚头,但是货主肯定找第3家拉货。园区不管你物流企业竞争不竞争,也不管你是哪条线路的,只要有租金收,谁给的价格高就允许谁进来。现在行情又不好,货少,我们要是不压价,客户就都跑掉了。


  据了解,物流专线企业这样被莫名其妙“抢”了货的事情并不少见。


  除了要承受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冲击波,物流专线公司还要承担着一般的B2C和B2B业务无法匹敌的风险阻力。


  在通常情况下,物流费只占货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货物价值的零头,双方的交易额仅是物流费用,责任风险却是货物全值,这种风险阻力对于专线公司来说是一笔无形中很大的负担和潜在成本。


  四、是时候撕掉“散小乱差”的标签了


  专线公司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估计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以下场景:一个门面,一台车,或兄弟,或夫妻,或父子,能干装卸工,也能当司机,做的了员工,当得起老板,更多的被贴上了“散、小、乱、差”的标签。


  在竞争如此激烈,生存异常艰难的境地下,物流专线公司的出路在哪里?专线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从几部车到几百部车不等。目前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集约性不强、资源散乱、总体运力大于需求。


  但从货主的角度看,及时找到一个可信、成本可接受、质量较好的运力公司并不容易。所以真实的现状是:总体运力过剩,但优质的专线物流运力远远不足。


  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是专线公司的分水岭,经济不景气时反而是好公司的机会,转型升级成功的企业,将迎来大发展。


  有专业人士对物流专线转型升级开出了这样的药方: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应对之法要提升自身素质,练好硬功,提升自身运营水平,可以再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或者向网络型零担、专业运输、大车队转型。


  第三方物流是作解决方案的,对专业水平要求很高,专线往这个方向发展将面临有很大的风险,比较上规模的专线公司还是可以尝试。中小型的物流专业公司则可以通过专注于服务链条上的某些节点的专业化获得转型成功。


  传统模式下,专线物流运输时效性差的原因在于车辆调配与专线整合,中转、分拨、再中转,这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整体应用,将更多符合要求的货运车源更好地适配与整合,通过大平台的平滑过渡与事前匹配,提升专线物流车辆的利用率,提升整个专线运输的时效性,是专线物流今后发展的核心方向。


  信息化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减少线路空载,促进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改善专线物流在价格与利益的平衡上左右为难的现状。


  信息化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实施信息化对于专线企业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大多数专线物流,信息化更多的是一个听得多却不知道如何去实施的概念。


  信息化的理论和好处听过不少,具体到如何去实施却找不到方向。对此,我们参考下国内物流信息化优秀服务商中国物通网针对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专线物流一般规模都不大,对成本比较敏感,所以信息化升级需要成本低、见效快、循序渐进。对此,中国物通网认为可以分三步走:


  (一)业务信息化


  把专线物流的线路搬上互联网,让发货企业通过网络轻松找到,既节省各项成本,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增加专线物流的收货量,带来直接的收益。


  (二)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实现开票、打单、货物流转,财物分析,等内部管理通过系统管理起来,让运营效率更高,更透明,流程更加标准化。


  (三)运输过程的信息化


  通过车联网管控平台,对车辆实时位置、轨迹、油耗等实现智能监控,自动生成盘点考核报表智能管车,提高车辆效率、保障时效、降低成本。这三个信息化步骤的实施,通过增加货源量、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开支,有助于专线物流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物流专线企业只有不盲目追求扩张,苦练内功,提升专线物流服务能力,做出优质专线,才能在变革的大环境中安身立命。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物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