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网 - 物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对外贸易 | 交通运输 | 空运 | 企业物流 | 水运 | 物流新闻 | 物流信息化 | 行业分析 | 物流装备 | 货运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物流新闻 > 构建智慧绿色城市配送新体系
Q.biz | 商业搜索

构建智慧绿色城市配送新体系

信息来源:6-china.com   时间: 2018-07-31  浏览次数:1361

  经过物流人多年的努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大框架已基本形成,并实现了质的跨越,但城市物流领域依然是物流业发展的明显短板。今天交流两方面问题:一是城市物流之痛。这个“痛”,关于城市物流体系建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二是城市配送的创新变革的新趋势、新变化。


  城市物流之痛


  早在2011年,关于城市物流的话题就受到各方关注。当年就印发了“国九条”,其中针对城市配送问题,在第三条中提出了促进车辆便利通行,明确要求要研究制定城市配送管理办法,全面禁止将客运车辆改装为货运车辆,有效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的问题。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当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物流发展变革的元年。《规划》提出,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且将城乡物流配送工程列为九大工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中提到了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建设,这意味着城市物流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具体任务里提出了:第一,优化道路运输通行管理,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的管理政策,开展公共配送和夜间配送。第二,在第十项任务里提到,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用地支持,统筹安排物流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选址和布局,确保规划和物流用地落实,禁止随意变更。


  关于城市物流的配送痛点和难点,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北京是世界级特大城市,它的物流配送难度极大,具有代表性,其城市配送有以下特点:


  第一,运量需求大。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人口规模达2173万,全年完成货物量2.4亿吨,居民日常生活类物资需求量2300万吨,平均一天需要7万吨。


  第二,以建材和日用消费品为主。北京市的建材和日用消费品合计货运量、运次占整个城市货运比例分别为75%和70%。


  第三,进出交通压力大。北京市是典型的输入型城市,进出货运量比例达到2.6,而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只有0.9左右;北京市的自有货车约10万辆,外加每天约1.7万辆外地车辆在为北京提供服务,交通压力非常之大。


  第四,配送需求高度分散。尤其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今天,碎片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需求非常旺盛。


  第五,城市配送的供应模式日趋多元。目前城市配送的方式很多,其中第三方物流专业配送依然是核心,但北京越来越多的商贸企业也开始自建物流,参与到城市配送中。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供给水平依然无法满足业态变化的需求,因此很多企业选择走自建物流的道路。


  聚焦短板,到目前为止,现在我们城市配送里面还存在着如下几大问题:第一,公共配送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城市缺乏专业化、规模化公共配送中心,用地审批难、获取难、成本高,企业投资顾虑多;第二,城市配送通行环境没有明显改善;第三,城市配送车辆的通行证发放与需求未形成良好匹配,且通行证在发放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的申报条件和流程;第三个,配送车辆的车型非常庞杂,给交通安全、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并给企业的投资、运营带来了极大额度不确性和风险;第四,先进的组织方式推广缓慢,关于共同配送、统一配送、夜间配送的方式很早就提出来了,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需要像云鸟这样的大型化的网络化的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和推广规模化的公共服务配送平台建设,改进的城配物流的组织方式。


  对于城市配送,需建设好三大基础:第一,车辆的合法合规;第二,公共配送基础设施;第三,良好的通行环境。这三大基础不牢,会造成整体的社会物流成本、城市运行的压力居高不下,更会抑制城市发展的活力。因此,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都要需要足够重视。


  解决问题必须找到症结所在,城市配送出现痛点、难点的原因,我总结为五个缺失、五个不到位:第一,系统化思维的缺失,认识不到位;第二,顶层谋划的缺失,规划不到位;第三,制度体系的缺失,管理不到位;第四,统计监测的缺失,精细不到位;第五,政策引导的缺失,政府投入严重不到位。就交通领域而言,现在国家在高速公路网、国家公路网、干线铁路网、内河水运网和航空网络等方面构建起了一个非常发达的干线运输网络,但在城市内部的微循环上,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包括在新型装备的研发上、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政府的投入和扶持远远不够。


  城市配送发展和变革


  目前,我国总体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例如,正在发展的千亿级的城市群,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如果达到70%、80%,城市化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目前受制于我们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滞后,也给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总结城市配送管理的新变化和新气象,主要有六方面表现。第一,城市配送管理在逐步得到了更多地方政府的重视,而且实实在在的给予落地。比如像深圳市,目前在发力绿色智慧高效物流体系的建设,到2020年深圳市的整个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760亿元。深圳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城市配送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在国内率先对纯电动运营车辆进行资助,而且特别明确了要持续优化新能源物流车辆通行和停靠环境。2017年,深圳市新能源配送车辆保有量达到3.5万辆,这个数字在全国是最高的,而且深圳已经被列入到交通部关于城市配送示范工程的城市名单中。未来三年,深圳还将投入更多的新能源车辆用于城市配送领域。


  第二,无车承运+城市配送新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2016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的无车承运试点,无车承运人对于整个改善社会组织化、提高物流组织效率和集约化水平,作用是非常之大。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监测,在283家试点企业里面,其中从事城市配送8.3%,包括易货嘀等企业开展模式创新,给整个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第三,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在全国确定了22个城市绿色货运示范城市,下一步该工作还会继续扩大,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100个左右的城市货运配送示范项目。


  第四,积极推广新能源配送车辆,例如上述的深圳市,到2020年力争全市营运新能源车利用率达到80%,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同时,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也对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给予了足够的支持。


  第五,铁路也开始发力城市配送物流。北京市京铁物流已在建立“外集内配绿色高效”配送体系,这项方案也已被列入到国务院即将发布的运输结构调整的重大专项行动中去。其基本框架为:通过铁路干线、中转仓、周转仓到末端,形成依托铁路网络为核心、为骨干的配送体系,该项目非常令人期待。


  此外,智慧物流助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应该说,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是物流领域发展最后的一块短板,而短板也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未来发展的潜力。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城市配送体系迈上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物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