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网 - 物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对外贸易 | 交通运输 | 空运 | 企业物流 | 水运 | 物流新闻 | 物流信息化 | 行业分析 | 物流装备 | 货运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物流信息化 > 畅通国际交通物流通道 以大通路促进大开放
K.biz | 商业搜索

畅通国际交通物流通道 以大通路促进大开放

信息来源:6-china.com   时间: 2017-03-29  浏览次数:1968

  畅通的国际交通物流通道,是国家间、区域间人员往来、文化交流、货物集散、商贸流通的保障。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大任务是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建设畅通的国际交通物流通道,有利于发挥国际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形成立足西部、辐射全球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力,实现通道沿线国内国外资源的聚集,促进产业优化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提升成都对外开放与经贸合作水平。

  国际交通物流通道建设 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内容

  交通物流通道走廊是经济的增长极核,能够带动和促进产业空间的扩大、产业链的升级、人口的集聚、城镇布局的优化,构建人文、科技、商贸等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推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讲,在不同地域之间,随着交通与物流设施的衔接与畅通,逐步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的客流与物流,技术与资源的流通、信息与资金的流通变得及时、高效,经济活动的边际成本下降,边际效益增加,从而促进资源与经济活动聚集形成经济势能。在经济势能作用下,区域空间的要素的流动、转移、配置变得更加活跃,推动经济社会活动更加活跃。

  国际交通物流通道,是国际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组成。综合交通系统是由一系列功能、规模、形态各异的场站,以及功能、技术水平、经济特征不同的客运交通和物流通道等构成的。其目的是通过运输工具的移动实现旅客、货物的位移,以满足文化旅游、加工制造、商贸流通、生活消费等的要求。当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员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的模式,引起了客流与物流的各种变化,给交通与物流带来新挑战,从而对枢纽与通道的能力、速度、时间、服务提出新要求。成都建设畅通的国际交通物流通道,有利于发挥国际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形成立足西部、辐射全球的综合交通体系,消除成都内陆区位的劣势,变“内陆”为“门户”,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及集散引领作用。

  国际交通物流通道建设

  提升成都的对外交往能力

  近年来成都加快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优化交通物流通道空间格局,取得显着成果。

  国际物流通道能力全面提升。以成都为中心,“东达、南通、西拓、北畅”的通道体系基本成型。向东沿长江经济带,形成到达华东、华南区域衔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通道。向南形成经云南、贵州、广西等到达东盟的南通道。向西面向中亚、西亚、南亚连接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和经中亚的陆上通道正在形成之中。向北形成衔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通道。2016年成都关区进出口货运量达320万吨,同比增长55.6%。与欧洲、东盟的贸易增长明显。进出口产品已由传统的农产品、服装纺织品以及钢材等货物向精密机电产品、汽车、电子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国际物流通道不仅满足了国际物流量的增加,也满足了高附加值物流服务的精细化要求。

  国际陆空枢纽影响力增强。到2016年12月,成都已开通国际航线95条,位居中西部首位,旅客吞吐量达4500万人次,居中西部机场第一,位列全国第四。2016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入选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港区。依托成都航空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两港”支撑,国际陆空枢纽的作用显现,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物流口岸体系逐步优化。成都已获批建设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高新园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形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内陆开放示范区。基于电子口岸平台,口岸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报关、检验检疫等基本实现无缝衔接。2016年成都关区进出口货物总值达到2581.7亿元,同比增长21.8%。进出口集装箱达到12.4433万TEU(20英尺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21.7%。随着口岸服务体系的完善,关区服务能力提升明显,满足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通道运行稳定。成都依托稳定的国际航线,实现了全球78个城市的国际通航,形成了“空中客流网”和“空中物流网”,提升区域经济贸易与对外人文交流水平。深入实施“蓉欧+”战略,持续扩大班列规模,形成完善的“陆上物流网”。

  同时应看到,由于地处西部、地处内陆,对外交通通道建设、国际物流运营与服务等受观念意识、资源保障、资金投入、产业结构需求、技术标准与水平等诸多方面影响,旅客服务质量不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时有显现,对旅客、产业、投资的吸引力仍然有很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如:国际通关时间较长、航空行邮效率不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偏高、蓉欧班列返程货物不足等。

  加快国际交通物流通道建设步伐

  进一步提升国际交通和物流能力

  加大技术创新,推行国际标准。国际交通物流通道的建设需要便利的物流、高效的通关、实时的信息支撑。成都要以电子数据交换(EDI)、物联网(IOT)、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技术、托盘共用系统、运输与物流标准化等为基础,推动交通大数据、物流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实现旅客运输、物流服务的设施、设备、客票与单证的信息化、标准化。

  创新发展模式,拓展“蓉欧+”的广度和深度。在积极挖掘市场潜力,探索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应创新通道加网点的物流网络结构,创新通道经济模式,进一步拓展两端辐射范围,拓展沿线市场范围,力争早日实现往返物流的平衡。“蓉欧+”战略可以在“+通道”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深度拓展,通过贸易、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服务于食品、服装、电子、汽车、机械等特色产业的特色班列与综合班列。通过深化“蓉欧+”战略,进一步提升国际交通和物流能力,既吸引外部产业向成都聚集,又输出区域特色产业的对外拓展。

  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建设运营平台。国际交通物流通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复杂的国际环境,综合评估沿线国家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自然、产业、金融、环境、交通、土地、管理等要素,认清每个项目的战略价值、风险管控、市场效益等,总体规划,市场运作,创新投融资平台,建立运营激励机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物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